摘要:11月5-6日作品将正式在广州亮相(线上线下同步)
由世界华人华侨人机交互协会(简称“ICACHI”) 举办的 Chinese CHI 2022 会议将于2022年11月5日至6日在广州召开。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以下简称设计智造学院或SDIM)白紫千教授团队光纤交互设计作品“LIGHTracer”入选2022年Chinese CHI Conference Art Gallery。
作品“LIGHTracer”的灵感来源于光与影、材料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实体交互艺术设计的可能性。来自SDIM的学生团队在白紫千教授的指导下使用特殊的编织技术,用大片的柔韧光纤网络为城市的锐利布局带来有机的曲线造型。同时采用Kinect技术进行实时交互和投影。
(插入宣传视频)
展览现场效果
作品名称:LIGHTracer
指导老师:白紫千(SDIM助理教授)
主要设计人员:王一珉(SDIM研究助理)、郭嘉苇(SDIM2022级研究生)
参与人员:刘洪磊(SDIM南山一期)、李铭硕(SDIM南山二期)、韩玉洁(SDIM南山二期)
作品简介:
城市是一个生命的集群,一个巨大的生命体,充满了旋律符号。城市中的每一种生命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旋律,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城市才有了温度和厚度。
然而,森林般的城市已经逐渐吞噬了大自然的美好与质朴,快节奏的生活总是让人们来不及思考、感受和反思。尽管发展无法改变,但艺术装置可以唤醒人们对城市的脉搏和生活的痕迹。
基于对材料艺术的探索,设计团队选择了光纤材料,它可以作为光的传输的载体,使触摸不到的光“触手可得”。此外,通过设置物理变形,光线在紧凑和松散的变化之间交织重叠,呈现出柔和而美丽的场景。有机的曲线形式可以是个人旅程中的高潮和低谷,也可以是每一种关系的亲近和距离,甚至是一座城市的诞生和毁灭。而且,淡淡的色彩渐变就像呼吸的频率,让观者更容易反思生活。
设计团队希望观者在和LIGHTracer的互动中唤醒他们的自我,从光纤的变化中感受到生命的生生流转,从而产生舒缓的感觉。为了达到预想的效果,方案进行了多次迭代,最初的版本是草图中绘制的吊顶样式,最终根据交互装置的主体功能和空间位置,确定下来使用光纤网与投影结合的设计,将投影投射在天花板,让观者在与光纤进行交互的同时向上观望,找到一种身处于光的内部般独特的感觉。
团队成员在布展期间进行了二次创作,总体布局上设计了由中心发散到四周的光纤装置布局,当观者身处光纤中心,天花板的图案会根据观者和光纤装置的互动而生成光的轮廓,激发观者意识中自我的存在,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光纤装置的呼吸渐变可以引导他们的思绪找到人生的低谷走向高潮,再次回到平静般生生流转的感受。
团队心得感受:
完美的效果需要经过反复的尝试、筛选和完善,我们经过了无数次材料调试、材料研究、场地布置和软硬件调试,才慢慢接近理想中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在研究:是否考虑到了观者的体验流程?是否了解软硬件的制作流程?最终成品是否能契合灵感来源?为此,我们制作了演示视频,反映用户在接近、触摸、观看投影的使用场景,勾勒出用户的浏览动线,也方便我们评估每个互动点的发挥作用。
图1 编织光纤布
图2 交互模式设计图 图3 团队成员在测试作品原型
现场效果视频
世界华人华侨人机交互协会(International Chinese Association of 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简称“ICACHI”)于2012年5月10日在美国Austin成立。理事会由来自于人机交互研究领域且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华侨代表组成。协会会员分别来自18个居住国家和地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占61%,学生会员占39%。本会是第一个由华人华侨创立的横跨世界、超越地域和地区的纯专业性(人机交互)科技团体组织。
本届 Chinese CHI 2022 会议以后疫情时代下的包容,韧性,新常态为主题。会议将于2022年11月5至6日在中国广州召开,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方式进行。由世界华人华侨人机交互协会(ICACHI)举办的这一学术会议已日益成为连接世界范围内的华人HCI学者、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要会议。从2012年起,Chinese CHI已分别在巴黎、多伦多、首尔、硅谷、中国广州、加拿大蒙特利尔、中国厦门及线上成功举办九届。历届会议发表论文均会收录于ACM Digital Library,并提交EI检索。
ICACHI官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V1tG1SoasCXyi5TZJKS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