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克俊教授线上分享
“如何把科技和设计更好地融合并应用于实践?”
张克俊教授从个人经历出发,向同学们分享了自身在智能艺术领域的研究项目。他表示,团队正在尝试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用新技术激扬传统艺术之美。目前,他与同事借助 MIT Media Lab的Neri Oxman所提出艺术、科学、工程、设计间的纠缠循环模型思考音乐艺术和汉字美学。例如,将人工智能和音乐融合,形成智能的音乐作曲,做一些接近于参数化的智能获取。在这样的技术驱动下,非专业音乐人也可以运用“零门槛”的技术操作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自媒体平台上的短视频的配乐,达到卡点、节奏、情感之间相匹配的目标,从而达到提高视频质量、增加流量热度的效果。
“设计驱动式创新到底是什么?”
张克俊教授用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设计驱动式创新的内在含义。他表示,设计驱动式创新可以看作是开辟一个新的生态,产生技术上的顿悟、颠覆式的创新,从而带动、引领一个全新的市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固有的专业知识,而是要跨学科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找到专属于自己的设计思维。张教授以苹果公司的创新思路为例,他指出,iPhone打破了传统模式对手机的定义——“打电话或发短信的通讯工具”,把手机赋予了新的意义——“可以办公创作的随身智能终端”。iPhone的出现带动了整个领域的技术革新,打开了新的市场大门。App Store则开启了新的生态,带来了技术产品、商业等方面一体化的跟进,真正做到了设计驱动式创新。针对设计驱动式创新与传统渐进式创新的差异,张教授强调,设计驱动式创新需要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进行解构,一方面要融入多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对相关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发现结构性问题,颠覆固有模式框架,并达到改变市场发展方向、提高整体生产水平的效果。

“如果实现设计驱动式创新创业教育?”




营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
教授简介
